我国非吸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个人吸收存款额不满20万元或变相吸收存款不满3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损失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损失3.5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宣判前全部退还存款人存款的,适用罚金刑;
(二)个人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2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30户,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损失3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个人吸收存款10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8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犯罪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单位吸收存款额不满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不足15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拘役三个月;损失每增加7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适用拘役刑不足以体现刑罚价值的,以有期徒刑六个月为起点;宣判前退还全部存款的,适用罚金刑;
(二)单位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150户,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4万元或每增加3户,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单位吸收存款500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30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缓刑适用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吸收存款用于非法活动的;
(二)在本市影响较大,社会反应强烈的;
(三)吸收存款额四分之三以上未退还的;
(四)曾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或行政处罚的。
法律的不断普及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法治化很高的社会,人们在生活中的侵权问题都可以解决,法律是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公民,因此对于非法吸收公款造成受害者严重的经济损失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之中有详细的说明,将会给犯罪分子处罚很重的刑罚,确保受害者的利益不受损失。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项目工程承包协议书怎么写?
项目工程承包协议书怎么写?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存在合同的签署,用以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承包合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陌生。承包合同主要对于建筑......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一年怎么赔偿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一年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作出如下规定:法律上视为双方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请求误工费到底需不需要提交完税证明
请求误工费到底需不需要提交完税证明本律师曾经办理过的一起交通事故人身伤害损害赔偿案件,就出现了误工费赔偿不一的问题。大概案情为:一对夫妻乘坐......
·公司无故减员工工资怎么办?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借条打印的有法律效应吗?
借条打印的有法律效应吗?只要双方之间有真实的借贷关系,打印的借条有本人的签名,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借条打印还是手工书写均有效,不对借条的效......
·2023如何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一、如何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一)申请登记。由用地者到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和建设用地许可证,建筑......
·监护责任离婚后怎么办
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讲,其法定的监护人就是其父母。父母还在一起的时候,这个监护责任还好说,基本上就是由双方共同履行的。但要是父母离婚呢?此时的监......
·如果非要在哺乳期离婚的话
如果非要在哺乳期离婚的话,而且是男方的要求,那就只能通过一个途径解决了。那就是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签订离婚协议书等和平离婚的方法。绝不可以走......
·销售假药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怎么判刑
销售假药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怎么判刑?销售假药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
·在肺炎期间网贷怎么办?
在肺炎期间网贷怎么办?在肺炎期间无法还网贷的可以申请延期支付,下列人员是可以合法的申请延期支付的:1、参加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确诊......
·再审发回重审是发回原一审还是二审
再审发回重审是发回原一审还是二审再审中发回重审,如果原来是第一审的,就发回一审,如果原来是第二审的,就发回二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