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到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一、遗失物拾得:
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且实际占有该遗失物,是发现与占有两者相结合的行为。发现与占有缺一均不可构成拾得。拾得遗失物为事实行为,拾得人有无行为能力在所不问。即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仍能成为拾得人。拾得行为通常为无因管理行为,诚实拾得人以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构成无因管理,不诚实之拾得人以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认为是无主物拾得的,不构成无因管理。拾得行为以合法为要件,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二、遗失物界定
遗失物须满足下列条件:1、须为动产。不动产如土地即使时间久远致边界不清也不构成遗失物。除一般动产外,有价证券、银行存折及各种证书等也属于动产范畴。2、须无人占有。遗失物在拾得前必须不为任何人占有。判断占有是否丧失,应依社会一般观念,根据具体情况,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实上控制该物的可能性。仅一时丧失对物的占有,并不能构成遗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进入他人地内、建筑物内,均不能构成遗失物。在自己房屋遗失的物品,不能视为遗失物。并且占有丧失必须具有确定性。无人占有是一种客观状态,与遗失人的主观认识无关,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遗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碍遗失物的成立。3、须非无主物。遗失物占有的丧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法学广义上的遗失物包括同性质、同特征的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
三、拾到遗失物不归还的处罚:
1、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2、拾得人有归还遗失物的义务。但是也有费用请求权,即请求失主偿还支出的费用;还有意定的报酬请求权。如果失主不偿还费用的,那拾得人是可以留置遗失物的。3、当然,如果拾得人拒不归还遗失物,那首先就是违反了民法通则、物权法,失主可以要求拾得人返还遗失物。如果遗失物,价值巨大的,拾得人可能还涉嫌侵占罪。在归还过程中如果产生了归还费用是要失主自己承担的,当然,拾得者是可以要求失主给于少量不过分的报酬的。拾得之后拒不归还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的物权法和民法通则,只要达到了规定的数额,就要受到法律的处罚。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的继承和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是否会受到处罚这个问题就不会存在。希望以上内容能给您带来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新婚姻法关于再婚婚前财产的规定
新婚姻法关于再婚婚前财产的规定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婚姻法》同时废止。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不仅关系到两个人今后的生活,也关系到......
·国内各地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是多久?
国内各地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是多久?国家出让土地给予各房地产企业或相关机构对于土地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使用权,以供企业的产业活动需要,在土地规定的......
·财产冻结时效刑事诉讼法中如何规定?
众所周知,我国是法治国家,一直秉持依法治国的原则。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纠纷都会涉及财产问题,财产问题相对比较复杂,对于财产的冻......
·已购公房的土地使用权年限多少?
已购公房的土地使用权年限多少?一般住宅的使用年限是70年,大家如果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般住......
·恶意抢注商标五年抗辩是否合理?
恶意抢注商标五年抗辩是否合理?“恶意抢注”指的是: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
·超出民事诉讼时效如何维权
超出民事诉讼时效如何维权?1、民事纠纷超过诉讼时效的,法院不再通过强制方式进行保护。由当事人自己负责讨要债务或者主张权利。2、诉讼时效是指民事......
·检察院批捕前可以取保吗?
一、检察院批捕前可以取保吗?检察院批捕钱满足法定条件的就可以取保候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
·毁约继续履行合作开发合同还要赔偿吗
毁约继续履行合作开发合同还要赔偿吗不用再进行赔偿了。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这种协议是双方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
·如何承包建筑工程?承包工程好的建议有哪些
如何承包建筑工程?承包工程好的建议有哪些一、如何承包建筑工程承包需要资质,不管是总承包还是专业承包或者劳务承包;从法定程序上来说,如果没有资......
·买房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买房过程中应注意什么1、开发商资质须看清,开放商证件要齐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有较少的开发商资金实力不是很雄厚,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可能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