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对背信用证的流程是什么,有哪些
1、与出口商洽谈业务并签订合同。
2、在与出口商确定合同之后,计算差价及利润,然后与进口商签订合同。
3、与出口商协商确定LC Format,以便信用证得开出能达到双方的认可。
4、确定了LC Format 之后,将其交予进口商,让其以此样本格式申请开立母证。
5、进口商根据LC Format申请开立母证。
6、在母证开出之前,一定要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严格遵照LC Format相关条款,确定好母子证之间的时间关系;如必须要修改的,需跟出口商进行沟通确认,以保证开出信用证后不会存在不符和不符合双方要求。
7、母证开证行开出第一信用证(母证)。
8、通知中间商母证已开出。
9、中间商根据母证及Format,充分计算好时间差后申请开立背对背信用证(子证)。
10、子证银行开出背对背信用证给出口商通知行。
11、通知行2通知出口商中间商信用证已经开出,可以发货。
12、出口商根据合同条款及信用证条款按时发货。
13、出口商向通知行2提交信用证项下的所需文件(例如:全套正本清洁提单、原产地证明,质量证明,数量证明,商业发票,或者LOI及相关单据)。
14、通知行2根据信用证条款及要求审核单据无误后将相关文件传递至子证开证行(通知行1)。
15、子证开证行接到通知行2传递的单据并审核无误之后,通知中间商。
16、中间商在接到子证开证行的到单通知后,根据与进口商的合同及信用证条款向议付行递交相关单据、银行汇票及付款指示。
17、通知行1(议付行)将收到的单据审核无误后,传递给母证开证行。
18、母证开证行在接到通知行1传递的单据后,根据信用证项下的条款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通知进口商到期付款。
19、进口商确认单据后,向母证开证行递交承兑回复。
20、母证开证行向子证开证行开出承兑回复。
21、子证银行对母证贴现后向出口商通知行付款即可。
二、背对背信用证的注意事项
1、背对背信用证的开立并非原始信用证申请人和开证行的意旨。
2、背对背信用证与原证则是两个独立的信用证,同时并存。
3、背对背信用证的第二受益人不能获得原证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只能得到背对背开证行的付款保证。
4、开立背对信用证的银行就是该证的开证行,一经开立,该行就要承担开证行责任。
然后接着就可以开母证和子证,最后双方发货并付款。虽然我们在上文有讲到使用背对背信用证是有利的,但其实在贸易市场中,风险总是存在的,即便您是收益的一方。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公司法股东协议文本是怎样的
公司法股东协议文本是怎样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新设立的公司越来越多。公司的成立离不开股东的出资,而各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会签订一份......
·离婚纠纷中女方为何要争抚养权?
女子怀胎十月,子女对母亲来说非常重要。很多离婚纠纷中对子女的抚养权争夺是重要的一部分,或者协议或者进行诉讼。很多人不知道子女的抚养归属男方好......
·实体店无质量问题不退合法吗
无质量问题进行退货是否合法,主要还是要看是什么物品,什么途径购买,以及该用品的使用期限来确定的。买贵重首饰,应该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在购买之......
·服装国际贸易合同模板
服装国际贸易合同模板服装国际贸易合同销货方:____(以下简称甲方)购货方:____(以下简称乙方)签约时间:_______签约地点:_______第一条 经购......
·抗辩权的类型包括哪些?
抗辩权的类型包括哪些?双方签署借贷合同后,债权人享有追偿债务的权利,而债务人要按照合同约定偿还债务。对于债务人而言,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享有权......
·在我国
在我国,离婚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一般来说,协议离婚方便又快捷,只要男女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签订离婚协议书,去相关机构按照程序办理就......
·一、交通事故骨折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一、交通事故骨折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交通事故骨折等到伤情已经稳定,一般情况下是出院后三个月做伤残鉴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
·一、交通事故定残理赔程序主要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定残理赔程序主要是什么?1、向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案。除了适用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的少数交通事故案件外,大多数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
·盗窃一万罚金得交多少?
一、盗窃一万罚金得交多少?盗窃一万得交多少罚金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根据法院判处的结果来决定,没有统一的标准。盗窃10000元构成盗窃罪数额巨大,......
·诽谤罪在法律上的定义是什么
诽谤罪在法律上的定义是什么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