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一般怎么判?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
民事诉讼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针对的是民事责任,一般不会判刑。但是如果在民事诉讼中,发现有涉嫌犯罪的行为,可能会移送公安机关处理,那就有可能最终会有刑事责任。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结民事案件的重要标志,是对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确认,因此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即制作民事判决书。人民法院制作民事判决书时,应当依据案件事实并正确适用法律,同时,必须文字简洁、表达准确无误。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审判实践中的做法,民事判决书分为首部、正文和尾部等三大部分,各个部分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
(一)首部
首部主要包括标题、案号、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开庭审理的时间、审判组织、所适用的程序等内容。
(二)正文
正文部分是民事判决书的主要内容,应当包含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和权利请求、判决理由和判决主文。
(三)尾部
判决书的尾部包括本判决是否准许上诉、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或者独任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同时要注明该判决书制作的年、月、日,并应当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判决书的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主要是对一审诉讼案件判决书的要求。非诉讼案件和二审诉讼案件的判决书,在内容和要求上与此不同。非诉讼案件的判决书,由于不存在民事权益之争,所以不存在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又由于非诉讼案件是要求确认法律事实,所以应当记明申请人申请确认的事实和根据。同时,也不要求写出上诉期间和上诉审法院,只需表明该判决为终审判决即可。
如果制作判决书时发生失误,如错写、错算,或者经过法庭审理核实的事实、口头宣判时已经宣告的事项被判决书遗漏,或者其他应列入判决的事项未被列入判决,可以用裁定的方式对判决书的内容进行补正,但这种裁定不属于补充判决。
通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民事诉讼一般怎么判的具体细则了。民事诉讼的判决时间应该在立案之后三个月宣判。民事案件一般是民事责任,很少涉及到刑事,如果在民事案件中涉及到有关人员犯罪的情况的话,法院可能会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判刑。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全部内容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一、店面房租赁合同违约赔款是多少?
一、店面房租赁合同违约赔款是多少?店面租赁合同违约金一般参照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大概相当于3个月左右租金。如果房东违约提前收回门面,合同中没有......
·子女抚养权有争议必须起诉离婚吗
子女抚养权有争议必须起诉离婚吗一、子女抚养权有争议必须起诉离婚吗必须要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能够协商的,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向对方户籍所......
·销售有害食品罪由什么构成?
销售有害食品罪由什么构成?(一)本罪的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了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秩序和广大消费者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犯罪主体要件是什么?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犯罪主体要件是什么?由于工程的大量实施,工程事故问题较为严峻。所以,需要在工程事故发生前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杜绝事故的......
·一、对于没结婚退彩礼可以吗?
一、对于没结婚退彩礼可以吗?是可以的;没有结婚,双方不存在结婚的事实。如果收了彩礼,在双方结束关系的时候,男方有权利要求退回彩礼。假如彩礼没......
·遗嘱继承房产过户费用是否最少?
遗嘱继承房产过户费用是否最少?一、遗嘱继承房产过户费用是否最少?1、房产继承过户:只需要支付公证费和工本费。继承权公证费按照继承人所继承的......
·债权债务转让纠纷如何解决?
债权债务转让纠纷如何解决?一、和解法协商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债权到期或即......
·违法广告怎么处罚
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
·微信群打一麻将犯法吗?
微信群打一麻将犯法吗一、打麻将罚款的标准是多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规定:“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
·山东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山东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一、山东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山东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