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在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能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动
一、哪些情形终止劳动合同有补偿金?
以下情形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1)劳动合同期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2)因为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3)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4)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5)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补签,如果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应支付经济补偿。
(6)根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规定,国营企业的老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后可以领取相当于经济补偿的有关生活补助费,尽管该规定已于2001年被废止,但2001年之前参加工作,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仍可以领取自工作之日起至2001年的生活补助费。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金该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标准:
(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4)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必须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能依法向用人单位索要补偿。但这个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是怎么计算的呢?这个问题,我们也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法院不予立案怎么办
法院不予立案怎么办法院不给立案,会给不予立案裁定,对于该裁定,是可以上诉的。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依据《民事诉讼法》第......
·二手房买卖的话,
二手房买卖的话,须办理过户手续.如果是购买新房须办理房屋产权所有证(即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详细说明:?首先,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或购房合同。根据......
·在我国数罪并罚最高23年吗?
现在,犯罪分子在被判刑并执行完之前有罪未判或又犯了新罪,这样就会导致数罪并罚,但我国法律在数罪并罚方面有一个最高期限,很多人对这个也存在疑惑......
·刑事诉讼法传唤的对象包括哪些?
为了使案件按期进行,避免耽误案件处理,有时司法机关需要当事人到指定地点接受问话,以了解案件情节,促进案件处理进度。那么刑事诉讼法传唤的对象有......
·对方不给抚养费可以起诉子女抚养费吗?
对于感情破裂的夫妻,也会有嫌弃子女的父母,不想负责任,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面对这样的情况,抚养孩子的一方应该怎样为孩子争取更大的权益呢,另......
·公司之间转投资的条件与限制
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并以该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
·什么情况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劳动部关......
·规定了遗嘱见证人律师身份吗?
规定了遗嘱见证人律师身份吗并没有强制规定遗嘱见证人一定是律师,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人员不得作为遗嘱见证人:(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
·企业交了五险报工伤可以吗?
企业交了五险报工伤可以吗?一、企业交了五险报工伤可以吗?有工伤报销,工伤保险不存在报销比例的问题。只要用人单位有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的,那么......
·野生动物没有惩罚性的赔偿规定么?
野生动物没有惩罚性的赔偿规定么?有,我国政府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处罚和规定,具体如下: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
·劳动者加班工资时薪怎么算?
劳动者加班工资时薪怎么算?劳部发[1994]《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