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架斗殴派出所迟迟不处理要怎么办?
打架斗殴派出所迟迟不处理可以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如果当事人已经报警,且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可以向检察院,上级公安机关,督查等部门进行举报。并且对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二、人民警察的违纪行为有哪些
(一)散布有损党和国家声誉的言论;
(二)参加非法组织,参加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三)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四)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五)违反规定使用警械、武器;
(六)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监管人;
(七)非法剥夺、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检查、搜查人身、物品、场所;
(八)敲诈勒索,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九)违法实施处罚、采取强制措施、办理证照或者收取费用;
(十)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十一)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十二)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三)其他违纪违法的行为。
三、相关法律依据
《人民警察法》
第九十四条 (上级监督)上级公安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措施或者决定有错误的,有权撤销、变更或者责令下级机关撤销、变更;发现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有权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第九十五条 (外部监督)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接受行政监察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对人民警察的违纪违法行为,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依法向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
对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第九十六条 (督察制度和投诉委员会)公安机关建立督察制度,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和遵守纪律情况实施监督。
公安机关设立投诉委员会,受理核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诉,依法维护投诉人和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
第九十七条 (行政处分与刑事责任)人民警察有本法第六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打架斗殴派出所迟迟不处理时如果出现打架斗殴并且当事人或目击者已经报警,但是公安局迟迟没有办理案件一直拖延的情况,那么就基本可以判断这属于公安机关不作为的行为。当事人、目击者有权向检察院、上级公安机关以及督查等部门进行积极举报,督促公安机关的工作并作出相应的惩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一、嘉兴市劳动合同范本应当具有怎样的内容?
一、嘉兴市劳动合同范本应当具有怎样的内容?(一)劳动合同的条款包括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两部分,劳动合同的八条必备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是指......
·老年人房产自书遗嘱有效吗?
老年人房产自书遗嘱有效吗有效的。遗产的继承:根据《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
·在我国社会抚养费怎么不用交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也是对于当时的情况作出了一些规定,现如今随着情况的发展,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作出一定修改,实施二孩政策。......
·工伤赔付时间是多久?
工伤赔付时间是多久?一、2013年后工伤赔偿标准《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
·劳动关系种类包括哪些?
对于劳动关系,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所建立的关系叫做劳动关系,我们知道劳动关系是不可以随便解除了,而且劳动关系还要分种类的,那......
·留置权具有专属性吗?有什么条件
留置权具有专属性吗?有什么条件一、留置权具有专属性吗?留置权不具有专属性,留置权具有从属性.留置权为担保债权而设立,故留置权从属于其所担保的......
·一、交通事故被扣的车辆多久归还?
一、交通事故被扣的车辆多久归还?交警部门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5日内应当委托相关鉴定机构,鉴定机构应当在20日内完成鉴定,经批准还......
·遗嘱公证需要受益人到场吗?
遗嘱公证需要受益人到场吗?公证遗嘱除了公证人员外,必须到场的是遗嘱人本人。其它人员是否到场不影响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所谓公证遗嘱,是遗嘱人生前......
·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的直接证据?
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的直接证据?一、犯罪主体关于职务侵占犯罪主体的证据,依照总则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应该排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国家......
·微信公众号肖像权被侵犯怎么办?
微信公众号肖像权被侵犯怎么办?在司法实践中,未经本人同意,非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也有可能构成侵犯他人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