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工程开展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有些工人意外受伤
电力工程协调误工费的参考依据是什么?
根据上述规定,误工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1)关于“误工收入”的确定。因受害人工作情况的不同,收入的确定,又分成2种情况:一种是在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另一种是在无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其收入以及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
(2)关于“误工时间”的确定。误工时间分为非持续性和持续性。非持续性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收入。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其误工费赔偿金额的计算,按照其实际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误工费赔偿金额=实际减少的收入=受害人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劳动(工作)收入
误工费的赔偿,只有在存在因误工而减少收入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如果不存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也就不存在误工费的赔偿问题。
2、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其误工费赔偿金额的计算,与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相比,在总的计算公式上是一样的,即:
误工费赔偿金额=实际减少的收入=受害人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劳动(工作)收入
其中,“受害人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的确定,则是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赔偿金额的关键。“受害人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的计算公式,按年计算,可以表述为:
受害人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最后三年的平均收入/3
如果按月计算受害人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其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
受害人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最后三年的平均收入/36
上述情况是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的,但能够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收入的。
如果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受害人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年)=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
协调误工费赔偿的这件事情跟当事人所从事的工作当然有很大的关系,可是修建电力工程的职工肯定在施工单位就有着非常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因此职工要知道施工单位跟自己最终协调的误工费的标准,要符合自己受伤治疗的时间跟实际收入。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员工被除辞退补发三个月的工资吗?
员工被除辞退补发三个月的工资吗?一、员工被辞退补发三个月的工资吗?员工被辞退并不存在补发三个月工资的说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
·离婚时有权请求补偿的情形包括什么
离婚时有权请求补偿的情形包括什么离婚经济补偿是对夫妻一方在婚姻生活中的付出所给予的经济补偿。离婚经济补偿应满足什么条件呢?(一)首先,双方约定婚......
·产品购销合同中只盖骑缝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产品购销合同中只盖骑缝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一、产品购销合同中只盖骑缝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效力,买方应当在签字盖章处盖章后,由法人代表......
·无证驾驶拘留时间一般是几天
无证驾驶拘留时间一般是几天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
·一、非法同居期财产分配是什么?
一、非法同居期财产分配是什么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
·被告冒用别人的名字不做笔迹鉴定应该怎么办理
被告冒用别人的名字不做笔迹鉴定应该怎么办理对方一旦不配合司法鉴定的相关规定,其法院可以进行相关的强制措施,让对方必须履行。而且其所造成的相关......
·树木林木砍伐证如何办理?
树木林木砍伐证如何办理?我国现在林业采伐实行国家许可制度,也就是说,即使是砍自己种的树(除了自家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也要经过报批手续取得林业采......
·关于专利转让何时生效?
关于专利转让何时生效我国法律对于专利权的转让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专利法第10条已经作出了规定,该条第四款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
·一、工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办?
一、工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办?在工伤鉴定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企业不得终止合同,即使合同期满,企业也应续约合同期限,续约到鉴定结果出来。如果......
·关于商标侵权事情处理是什么?
关于商标侵权事情处理是什么?《商标法》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