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入职和转正是一回事吗?
求职者已经通过招聘单位的审查把关,被招聘单位通知录用,可以进入招聘单位开始试用的这一过程,称为入职。换言之,入职就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开始试用期。转正,则是指劳动者试用期结束后,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二、转正评估是怎么做的?
1、转正是对员工的一次工作评估的机会,也是公司优化人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转正对员工来说是一种肯定与认可,转正考核流程的良好实施,可以为员工提供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及工作的机会,帮助员工自我提高。3、一般员工的转正由用人部门和人事部进行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4、新员工工作满实习期时,由人事部安排进行转正评估。员工对自己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进行自评,由直接经理对其进行评估。直接经理的评估结果将对该员工的转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单位在办入职的时候要履行哪些义务?
从《劳动合同法》的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作为一家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从以下两个方面拥有义务和权利:1、对本单位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具有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依法告知劳动者相关内容,如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等。即使劳动者不提出要求也得主动告知。同时,还应积极采取书面方式保存告知行为的证据。2、对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具有知情和审查的权利。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也有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如劳动者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以上情况,需要劳动者提供有关的书面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同样应该好好保留、掌握和管理。综上所述,入职是新员工到单位就要办理的一个手续,包括签署劳动合同、领取办公用品、上岗培训等。一般单位会约定三个月的试用期,经过试用期的考核,确定员工符合条件,办理转正。因此,办理入职和转正是两个概念和程序。转正后,新员工成为正式员工。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在我国失火罪是什么犯罪类型
我国法院在对一些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在有些时候,如果行为人是因为过失的原因,导致了一些犯罪后果的话,在量刑上和故意犯罪肯定是不一样的。并且只......
·离婚财产分割房本如何换名?
一、离婚财产分割房本如何换名?夫妻离婚,一般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其办理房地产更名手续如下:(一)协议离婚方式下的房产证更名手续......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贷款诈骗罪是单位犯罪吗?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国家存在着很多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在刑法当中都有着相应的罪名来进行规制,比如说我们国家就存在着贷款诈骗罪,当然,有......
·劳动关系和社保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关系和社保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保险关系不等同于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即依据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用人单......
·软件著作权登记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是什么?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取得了极快的发展,许多软件被研制出来,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软件的著作权登记也是有规定的,也会......
·劳动合同法丧假有什么规定?
劳动工作者永远都是这个社会中的最大群体,所以无论是在劳动法中或是其他有关劳动者的现行条例中,都明确规定了婚丧假的基本情形。这也体现了我国法律......
·怎么理解海事、海商案件的定义?
怎么理解海事、海商案件的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权益侵害等民事赔偿案件是时有发生的,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率,也使得更多的人在受到侵害之后,可......
·员工将职务创作作品倒卖公司可以开除吗?
员工将职务创作作品倒卖公司可以开除吗一、员工将职务创作作品倒卖公司可以开除吗?员工将职务创作作品倒卖公司是可以开除的,而且还可以追究职工的......
·工伤认定后 病人还需补颅 费用该向谁要
工伤认定后病人还需补颅费用该向谁要?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与工伤保险基金共同承担,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大部分。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全......
·一、劳动合同一式一份合法吗有押金?
一、劳动合同一式一份合法吗有押金?劳动合同上要求收取押金的情况是不合法的,至于需要几份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最少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