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入罪标准是怎样的?
一、挪用公款入罪标准是怎样的?
挪用公款达八千元以上的就会满足入罪标准,挪用公款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1.5万元以上不足3万元,为拘役刑;数额为3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挪用公款罪的特点有哪些?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其中,规章制度具有广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使用的规章制度,未经合法批准、许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为目的是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为的目的包括:
⑴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⑵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⑶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3、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准备归还,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归还,也不是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因此,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时,可把握以下几点:是否明知是公款;是否故意非法使用;是否只是想暂时挪用;是否准备以后归还。当挪用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时,只能根据挪用人的明知内容,按照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处罚。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则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处罚;如果挪用人开始作案后,主观故意由暂时挪用发展为非法永久占为己有时,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真的具有非法永久占有公款的目的,也无论这种占有是否已客观存在,只要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就按挪用公款罪论处,而不按贪污罪或侵占罪处罚。因此,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侵占罪在行为人犯意发展过程中是不同的:挪用公款罪开始为使用公款,后来可能发展为占有:而贪污罪、侵占罪却始终贯穿占有公款的目的。
挪用公款的犯罪主体一般都是我国的国家职员,由于此类职员具有的权利是比较大的,故此他人为了使得自己可以办事方便些,会与此类官员同流合污,通过挪用公款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只要被发现挪用的数额超过八千元,就构成了挪用公款罪。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抚养权作为我国保障儿童的一项基本法律
抚养权作为我国保障儿童的一项基本法律,是父母应向子女行使的一项义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不爱惜自己的子女,对子女的生活和学习起......
·员工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要赔偿吗
员工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要赔偿吗一、经济补偿的性质各方面对劳动合同中经济补偿的性质争议较大。有的认为,经济补偿是违约责任,用人单位提前单方......
·夫妻离婚有人转移隐藏财产怎么办?
夫妻离婚有人转移隐藏财产怎么办??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但也有为......
·甲方聘任乙方为部。
甲方聘任乙方为部。二、您的试用期为个月,自年月日始,至年日止。试用期基本工资为元。转正后,基本工资为元,其他补贴元,合计元/月,并按基本工......
·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不同点是什么?
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不同点是什么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
·一般纳税人房屋租赁税率是多少?
一般纳税人房屋租赁税率是多少?自己的房产出租给他人,用于生产或者生活定期收取房租,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房屋租赁的模式,我国有关部门规定,房屋租赁......
·委托抚养协议书的内容在我国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委托抚养协议书的内容在我国是怎样进行规定的?当代社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扶养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孩子抚养涉及到孩子日后的健康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新全文内容是什么?
政府信息的公开一定要遵守相关的原则,关于公开制度,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国家公权力的滥用,为了让公民更好的参与到到工作当中来,实行一种简单的制度,......
·湖北省襄阳市征地补偿安置新办法
湖北省襄阳市征地补偿安置新办法《襄樊市市区征地补偿安置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妥善安......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要交房产税吗?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要交房产税吗?在我国,房屋是老百姓最重要的固定资产,我国很早就提出了房产税这个概念,其征收对象是房屋产权所有人,在具体计税......
·终止合同后劳动关系如何处理?
很多在职人员都知道,劳动关系的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或者是一系列的事实来建立,同时建立的劳动关系也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就是常见的一种解除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