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工伤索赔技巧都有哪些
结合劳动争议实务,工伤索赔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对劳动关系证据的收集与保留
提出工伤索赔的前提是进行工伤认定,而工伤认定的前提则是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哪些。
首先是劳动合同。书面劳动合同是证明双方之间劳动关系,判断劳动关系成立的基本标准。如果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2条规定,可以参照以下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2)、(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举证。因此,以上相关证据平时要注意收集和保留。
2、工伤赔偿的相关受理机构
(1)申请工伤认定的机构。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此外,应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对工伤的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机构: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3)申请职业病诊断的机构: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具体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在接到诊断证明之日起30日内,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面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再不服,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该鉴定为最终鉴定。
3、申请工伤赔偿的主体
(1)职工所在单位。
(2)工伤职工、近亲属和工会组织。
4、注意在工伤中可享受抚恤金的亲属范围
不是所有的工亡亲属都能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规定是“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上述四点就是在工伤索赔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也可以看作是工伤索赔技巧的内容,各位可以参考一下。工伤索赔的时候应当注意保留并收集证据,而且应当向用人单位进行索赔,千万不要找错对象。而要是在进行工伤索赔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的话,可以委托我们营口律师来帮你解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香港贸易合同范本须知
香港贸易合同范本须知贸易合同范本:贸易合同买方:(下称甲方)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卖方:(下称乙方)地址:邮......
·偷逃增值税如何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一般故意损坏他人车辆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一般故意损坏他人车辆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公民的人身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公民合法所有的财产也是受到法律保护。而要是他人损害了公民的合法财产,侵犯......
·房屋转租有什么注意事项,转租房屋要注意什么
房屋转租是指在房屋租赁期限内,由承租人将房屋再次租赁给第三方。在房屋转租中,法律关系将会变得复杂化,因而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那究竟房屋转租有......
·追肇事逃逸被索赔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追肇事逃逸被索赔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追肇事逃逸被索赔也有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的,肇事逃逸追车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也应当根据事故责任认定来进......
·交强险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是多少?
根据国家规定,人们买到小汽车后,必须缴纳交强险,具体费率根据车辆情况而定。买了交强险,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会承担部分赔偿。在交强险的赔偿......
·火车票退票的手续费的规定是什么?
火车作为我们外出交通工具中较为实惠的一种,很多人在外出的时候都会选择火车出行。但是,现在快速的经济生活,让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很多自己难以预料的......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时间限制是否有规定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时间限制是否有规定一、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时间限制是否有规定?立案侦查是没有期限限制的,但是对于逮捕嫌疑人之后的侦查期限,一般......
·最新渎职侵权犯罪司法解释
我国古代虽没有渎职罪之一罪名,但有相关限制国家工作人员的制度,凡是国家工作人员都是需要进行考核的,依据考核的内容来决定其前途。为了保护人民群......
·信用卡诈骗立案条件是什么
信用卡诈骗立案条件是什么就《刑法》中规定的罪名来看,不管是哪一种罪名,在行为人实施了相应行为之后,其实并不会必然导致构成犯罪,此时要求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