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浩律师
章浩律师法律网
19.nj64.com
南京章浩律师电话13813082499

防卫过当与假想防卫的区别有哪些?

防卫过当与假想防卫的区别有哪些?1.假想防卫是事实上不存在危害行为,而行为人误以为存在而实施的行为,这种“防卫”行为可能构成犯罪。2.防卫过当是事实上存在危害行为,只是防卫人实施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即足以制止危害行为的程度)。两者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现实危险。此外,在定罪量刑上也有不同,假想防卫要以行为性质定罪量刑,防卫过过当则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二、司法解释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在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中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如果他人尚未着手实行不法侵害,行为人预先加以打击,属于“事先防卫”。如甲、乙在激烈争吵之后,甲看见乙扛着锄头朝他家走来,便绕到乙的背后,一石头将其砸伤或砸死。乙朝他家走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不法侵害的意思,来打架滋事,但是乙还在路上,尚未开始实施伤害行为,不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甲属于事先防卫,不成立正当防卫。另一种可能是乙根本无不法侵害的意思,不过是路过而已,那么,甲属于假想防卫。当事人防卫过当与假想防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当事人误对其实施了防卫行为,这也可以损失防卫过当中的一种情况。所以要是因此造成了对方人身损害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要是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假想防卫则显然是误解了防卫的意思,肯定是需要追究相关责任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赔付标准是怎样的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赔付标准是怎样的在医疗事故频发的今天,要是不幸因为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了人身损害的话,除了要追究医护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责任外,最......


·不按机动车车道行驶怎么处罚
      不按机动车车道行驶怎么处罚一、不按机动车车道行驶怎么处罚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通常指不按车道行驶,压线、骑线行驶,违法行为有以下三......


·哪些条件符合诉前财产保全
      哪些条件符合诉前财产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是:1.需要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即申请人将来......


·桐乡离婚诉讼费如何缴纳?
      对于夫妻双方就各项离婚事宜无法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形,可以书写诉状向人民法院起诉,在上交离婚材料的同时,需要预缴纳离婚诉讼费。为了规范诉讼费的缴......


·刑法中过失犯罪有行为犯吗?
      刑法中过失犯罪有行为犯吗?没有的,行为犯主观方面不能是过失,实质上是说明过失犯的类型只能是结果犯而不能是行为犯。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到......


·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多少国家规定加班费标准如下:在
      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多少国家规定加班费标准如下: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并不得以调......


·专利许可合同的构造是怎样的?
      专利许可合同的构造是怎样的?一、专利许可合同的构造是怎样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工作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了切实保护专利权,规范交易行为,促进......


·法定假日加班调休可以吗?
      我们现在都知道在法定节假日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难得的休息,安排其上班在法律规定中就应该支付双倍甚至三倍工资,而现在有的企业通过法定假日加班调休......


·什么是商品房认购书2023
      什么是商品房认购书商品房认购书指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一份合同,而且独立于正式房屋买卖合同。认购书并不是购房过程中的必须的法律程序,在《民法典......


·股东名册和股权变更有什么关系?
      股东名册和股权变更有什么关系?股东名册,是指公司记载有关股东及其股权状况的簿册。股东名册应当包括法定内容,不包括此内容者不能称为股东名册。其法......


·保密协议无期限是否合法
      不合法。保密协议是有期限。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员工......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章浩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813082499
13813082499
点击这里给章浩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