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追诉标准
一、盗窃罪追诉标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第二条 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全国: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至1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0至5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铁路运输途中实施盗窃犯罪数额标准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为起点;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一万元为起点;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六万元为起点。
针对盗窃犯罪的追诉标准,我国相关司法解释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这也是最新的规定,可以视为盗窃罪追诉标准的内容。此时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分别为1000至3000元以上、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300000元至500000元以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章浩律师,手机: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业、非诉讼业法律事务,代理多起合同纠纷,...More>>
·合同到期后公司没有续签仍在工作可以赔钱吗?
合同到期后公司没有续签仍在工作可以赔钱吗?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以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当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
·农村宅基地继承分割是否合法
如何能合法的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继承权,农村宅基地到底能不能分割。这个问题是这些年的热门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疑......
·国际劳动合同包括哪些基本条款?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有越来越多的人到国外工作,其中就包括不少国际派遣工。工人被派往海外的,要和派遣单位签订一份国际劳动合同。如果今后......
·反担保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反担保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一、什么是反担保反担保是指为债务人担保的第三人,为了保证其追偿权的实现,要求债务人提供的担保。在债务清偿期届满,......
·婚姻法对抚养权的规定是什么
自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现在基本上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抚养都是十分关注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核心成员,即使夫妻双方离......
·寻衅滋事罪羁押时间是多长?
寻衅滋事罪羁押时间是多长?公安机关一般应在3日内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
·告诉才处理的有案件有哪些
告诉才处理的有案件有哪些一、告诉才处理的有案件有哪些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
·故意毁坏财物罪赔偿不起是否会加重处罚
故意毁坏财物罪赔偿不起是否会加重处罚一、故意毁坏财物罪赔偿不起是否会加重处罚?故意毁坏财物罪赔偿不起一般也不会被加重处罚的,如果作为被告人......
·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什么?
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什么?一、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什么?一级流转:出让(招标、拍卖、挂牌)、使用权租赁、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二级流转:转让......
·企业拆迁如何补偿员工?
企业拆迁如何补偿员工?一、公司搬迁员工能否获得补偿?另外,《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露台顶棚高空坠物谁承担责任?
露台顶棚高空坠物谁承担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