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浩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医疗过错如何认定?

  医疗过错如何认定?是怎样认定的?
  
  医疗过错如何认定
  
  (一)诊断的过错
  
  1、问诊的过错
  
  医疗上对病史询问有严格的规定,包括病因及诱因、主要症状及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相关的阴性症状、体征、以前的诊治经过、病情的发展过程及有鉴别意义的其他阴性症状、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月经婚育史等。如果没有按医学教材《诊断学》全面、仔细问诊,遗漏重要病历、症状,就是违反问诊义务,可认定有过错。
  
  2、检查的过错
  
  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检查的过错分为实施检查的过错和未实施检查的过错。
  
  实施检查的过错包括四种情形:一是实施了不必要的检查;二是应实施检查但选择错误或检查不充分而迟于准确诊断;三是在实施检查过程中操作错误而致患者器官受损;四是研究检查结果有错误。
  
  未实施检查的过错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医师未依当时的医疗水准实施相当的检查;二是怠于适切相当之检查。
  
  ⑴体格检查的过错
  
  是否按照《病历编写手册》、医学教材《诊断学》的要求,全面查体及有针对性地进行专科查体。
  
  ⑵辅助检查的过错
  
  是否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得到的初步判断来给予针对性的检查。对价格昂贵的检查、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检查是否取得了患者的同意。
  
  ⑶鉴别诊断的过错
  
  临床上的病情表现常常不像教科书所描述的那样典型,同时许多疾病有相同或相近的临床表现,因此要做出一个明确的诊断,必须将具有相同或相近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予以排除,即鉴别诊断。如果对具有相同或相近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没有做充分的鉴别诊断,出现误诊,可以认定为有过错。
  
  (二)治疗的过错
  
  1、治疗方法选择的过错
  
  每种疾病常常具有多种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医生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医生应尽可能选择最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方案。一般而言医生掌握治疗的主动权,治疗方案应以医生的意见为主。但对于一种疾病存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存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案时,应对各种治疗方法、治疗方案的适应症、优缺点进行告知,说明医生选择某种治疗方法的理由,但是否治疗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决定权应属于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手术或者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费用昂贵的、实验性的治疗应充分告知并取得患者书面同意,紧急情况除外。
  
  2、治疗时机选择的过错
  
  重危患者到院是否及时治疗,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实施,
  
  3、用药的过错
  
  ⑴违背用药原则或禁忌证;
  
  ⑵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使患者发生药物毒性反应、中毒死亡或发生其他中毒后遗症;
  
  ⑶药量不足,不能达到医疗效果;
  
  ⑷用错药物;
  
  ④遗漏药物过敏史而使用患者过敏的药物;药物过敏抢救不当。
  
  4、手术的过错
  
  ⑴术前判断的过错
  
  手术进行与否、手术方案的选择、手术时期的判断不当。
  
  ⑵手术进行中的过错
  
  ①手术部位选择错误;
  
  ②手术操作不当,损伤或误切组织、器官;
  
  ③擅自更改手术方案、扩大手术范围;
  
  ④不认真执行器械物品计数核对制度,异物遗留在手术腔内;
  
  ⑶术后管理的过错
  
  ①术后观察不认真,未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现病情变化,未做及时处理。
  
  ②对术后早期并发症认识失误,延误抢救时机。
  
  5、麻醉的过错
  
  ⑴麻醉时机、方法、药物选择不当;
  
  ⑵麻醉及手术操作不当:
  
  
  ①插管误入食道或一侧支气管;
  
  ②硬膜外管置入蛛网膜下腔未发现;
  
  ③大量局麻醉注入血管;
  
  ④浅麻醉下眼心反射、胆心反射等;
  
  ⑤空气栓塞,骨科手术中的脂肪栓塞,肺栓塞。
  
  ⑶麻醉管理不当:
  
  ①麻醉药、肌松药用后通气不足,气管导管扭折,分泌物堵塞或接头脱落,舌后坠,呕吐物未及时管理;
  
  ⑵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或辅助用药导致呼吸抑制未及时处理;
  
  ③大出血病人未及时补充血容量,或心功障碍病人输液过多、过快致心衰、肺水肿;
  
  ④术后拔管过早或肌松药未完全消失、再箭毒化致呼吸抑制、通气不足;
  
  ⑤并存疾病未发现致处理失误;
  
  ⑥缺O2、CO2蓄积引起神经反射致呼吸循环紊乱;
  
  ⑦全麻因改变体位致循环功能紊乱或气管插管脱出。
  
  6、血的过错
  
  ①由于验血送血等环节疏忽,给患者输入了血型不合的血。
  
  ②输入有污染的血。
  
  ③输入有传染病源的血液。
  
  7、放射线治疗的过错
  
  放射线治疗适应性选择错误、治疗部位错误、放射线剂量过大造成灼伤等。
  
  (3)病情观察的过错
  
  对病情的变化是否仔细全面观察了解;是否采取了相应的诊断;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4)护理的过错
  
  用错药、盲目执行错误医嘱、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不仔细观察病情。
  
  (5)医务人员的故意
  
  民事责任注重对受害人的补偿,因此民法中对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并不十分注重。立法和学理上经常以过失举轻以明重,因过失即可负责的情况下故意更应承担责任。因此,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过错不仅是指过失,也包括故意。医务人员因个人目的而故意加害患者,如果利用了其医务人员的身份、或者利用进行医疗行为之便等,这些外在特征都可以表明该行为是职务行为。在医务人员的职务行为故意造成侵害的情况下,患者仍然可以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常见的医疗故意有:
  
  ① 医院私自生产、配制未经国家专门检验批准的药物,给患者造成损害的;
  
  ②故意购买不合格或废旧的医疗器械给患者造成损害的;
  
  ③因患者无钱医院不予收治抢救,造成急症患者死亡、残废等严重后果的;
  
  ④利用医疗技术和自己从事医疗行为的便利对与自己曾有纠纷、不满的患者进行报复,故意侵害患者身体的;
  
  ⑤为经济利益采取本不应进行的医疗行为,而该医疗行为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
  
  ⑥明知不立即采取措施会造成严重后果,仍不采取措施放任结果发生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医疗过错如何认定这个问题,我们在进行鉴定的时候,需要在是否存在诊断的过错或者治疗的过错方面进行考虑,另外,我们在进认定医疗过错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医疗水平的发展状况,对于医疗水平差的地方,也是需要酌情考虑的。
  
  
  
  
  
总结:医疗过错如何认定?是怎样认定的?医疗过错如何认定(一)诊断的过错1、问诊的过错医疗上对病史询问有严格的规定,包括病因及诱因、主要症状及出现的时...#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章浩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8年 34岁

13813082499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More>>

·对犯罪中止犯的处罚是什么
      对犯罪中止犯的处罚是什么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较为特殊:首先,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复核申请书范本
      在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之后,如果我们对于认定的结果不服,是可以提出复核申请的。那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复核申请书在进行撰写的时候,有什么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会为您带来一个交......


·一、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况是什么?
      一、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况是什么1、明确出租人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定事由。《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房屋出租人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八种事由:(1)将承租的......


·一、交通事故中陪护人误工费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中陪护人误工费赔偿标准是什么?“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


·被害人不服一审刑事判决抗诉书应当向谁提出?
      被害人不服一审刑事判决抗诉书应当向谁提出?向一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作出,被害人收到判决结果后,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提出抗诉的期限是收到判决后五日。《中华......


·因疫情还不了信用卡怎么办?
      因疫情还不了信用卡怎么办?1、提前提出延迟还款申请:如果自己真的没有办法按时还房贷,信用卡,可以提前提出延迟还款申请,申请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打客服的电话,也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申请。2、......


医疗过错如何认定?
章浩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8年 34岁
13813082499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章浩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81308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