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护人住所地
被监护人住所地
1、被监护人的住所地,不一定是户口所在地。
2、根据民法的规定,住所地一般情况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但是,如果公民离开户口所在地,到另一地方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的,该地方为经常居住地。这种情况下,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为法律上将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地。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二、《民法典》中监护人的范围
《民法典》重大修改条文: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规定。
本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具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最为密切,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基于此,父母无条件成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有在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才可以由其他个人或者有关组织担任监护人。
本条第二款对父母之外的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担任监护人作出规定。第二款在《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完善:
一是规定父母之外具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二是增加规定了有关“组织”担任监护人的规定。
我国的法律规定,这类人的经常居住地是被监护人的住所地。因为这类人由于生活,学习等原因,不在户口所在地进行生活的,我国认定这类人群的一年以上的居住地为,被监护人的住所地。
总结:被监护人住所地 1、被监护人的住所地,不一定是户口所在地。 2、根据民法的规定,住所地一般情况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但是,如果公民离开户口所...#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
More>>
·公司破产重整是否优于破产清算,有什么区别
公司破产重整是否优于破产清算,有什么区别破产是市场经济在竞争环境下出现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只能将损失降到最小。在法律的监督下,强制清算债务人全部财产,公平清偿全部债权人的法律制度。......
·拆迁工程承包合同都有哪些
拆迁工程承包合同都有哪些规范事宜合同制是保障双方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合同的首要作用就是保护当事人双方的正当权利。“口说无凭,立字为证”,如果有一方违反约定而不满足另一方的要求,合同......
·承租人租房子欠钱不还怎么办
承租人租房子欠钱不还怎么办?协商不成的话建议起诉处理,债务纠纷起诉需要之前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材料。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
·发生医疗事故赔偿金额多少
发生医疗事故赔偿金额多少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不是法律统一规定的,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
·不批捕后公安应该怎么处理
一、不批捕后公安应该怎么处理?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
·刑事责任的能力怎么认定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准确地认定行为人是否具......
被监护人住所地
章浩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8年 34岁
13813082499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