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权法的侵权形式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权法的侵权形式有哪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权法的侵权形式有哪些?
(一)侮辱
侮辱是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则》第101条后端规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民通意见》第140条规定,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二)诽谤
诽谤是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民法通则》第101条后段规定,禁止用诽谤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在文学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实姓名,或者未写明原告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但对人物特征的描写有明显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说内容存在侮辱、诽谤情节,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刊登的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机关、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分发本单位、本系统或者其他一定范围内的内部刊物和内部资料,所载内容引起名誉权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
综合上面所说的,名誉权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有权利维护的,而且名誉权的侵权形式有很多种,都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让他人受到伤害,所以,执法人员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就会结合不同的案件来进行处理,最重要的就是让违法者受到处罚。
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权法的侵权形式有哪些?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权法的侵权形式有哪些?(一)侮辱侮辱是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章浩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2016年2月获得律师执业证。独立处理诉讼...
More>>
·行政拘留对事业单位教师影响吗?
行政拘留对事业单位教师影响吗?不会有影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
·工伤鉴定时医生已经在初次评估上评了十级是否靠谱?
工伤鉴定时医生已经在初次评估上评了十级是否靠谱?工伤鉴定结果是劳动保障局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医生说的只能是参考。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
·河南新乡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河南新乡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一、河南新乡征地补偿标准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
·没结婚彩礼可以要回来吗?
一、没结婚彩礼可以要回来吗?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实未共同生活过的,男方可以要求女方退还彩礼。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
·一、房屋所在开发商不办理房产证怎么办?
一、房屋所在开发商不办理房产证怎么办?房屋所在开发商不办理房产证的处理方式为: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买受人请求......
·老师判缓刑仍领工资是否合理
一、老师判缓刑仍领工资是否合理?合理,首先要看原来的工作单位是否与你解除了劳动合同,如果解除,则没有工资。如果没有解除,如果不上岗,则发放最低工资的生活费用。如果上岗,则按正常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权法的侵权形式有哪些?
章浩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8年 34岁
13813082499
www.nj64.com
|